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内蒙古工学院1960年设立的动力系。2002年撤系建院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同年成立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紧紧围绕自治区的煤炭和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发展我区的优势及特色产业,是我区能源动力领域人员集中、特色鲜明、方向明确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也是能源基础科学问题和先进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国内知名的学术交流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起源于1960年动力系设立的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专业,先后经历了农牧业动力机械专业1979年,内燃机专业1982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985年,2013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火力发电能源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为主要方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电力工业生产运行、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备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立足内蒙古,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着力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打造成自治区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基础应用研究与开发基地和民族地区工程师的摇篮。建立了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而新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其中,“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及“汽轮机原理”等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所建立专业教学实验中心和600MW、300MW机组仿真实习中心,从硬件、软件环境和运行机制上,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一流的教学实践平台。用人单位对能动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满意度均高于95%,在职业能力、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和工作完成状况等各方面均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其中,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2人,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1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骨干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6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获批横纵向经费超过1亿元。出版了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于风力机现代测试与计算方法的专著,发表SCI、EI检索的期刊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2项、示范工程10项。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学校,以及与北方联合电力、内蒙古能源集团、内蒙古城发热力公司、内蒙古电力设计院、内蒙古电力科学院等区内知名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拥有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内蒙古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为本专业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动力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输出基地。
2024年4月10日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开发设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