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导师队伍 >> 正文

导师简介-常泽辉

2019年01月16日 16:33  点击:[]

导师简介

常泽辉

男,19784月生,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现在读硕士4人。

1997-2001年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2006年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2014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研究方向

1】太阳能海水(苦咸水)淡化过程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2】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

3】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4】太阳能设施农业应用技术。

2.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风力机原理与设计、可再生能源等。

3.学术兼职或专家称谓

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

2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专家

3内蒙古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技术专家”

4】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4.主要论文(专利、设计等)

1Zehui Chang,Yanjie Zheng, Zhiyi Che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comparison of three operational modes of a triple-effect vertical concentrictubular solar desalination device [J]. Desalination, 2015, 375: 10-20. (SCI,Top期刊,工程技术类一区,IF:4.412)

2Zehui Chang,Hongfei Zheng, Yingjun Y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novel multi-effectsolar desalination system based on humidification -dehumidification process[J]. Renewable Energy, 2014, 69: 253-259. (SCI工程技术类二区,IF: 3.404)

3Zehui Chang,Hongfei Zheng, Yingjun Yang, et al. A NOVEL IMAGING LIGHT FUNNEL AND ITSCOLLECTING HEAT EXPERIMENTS [J]. Thermal Science, 2016, 20(2): 707-716. (SCI工程技术类四区,IF: 0.939)

4Hongfei Zheng, ZehuiChang, Zhili Che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performanceanalysis on a group of multi-effect tubular solar desalination devices [J].Desalination, 2013, 311: 62-68. (SCITop期刊,工程技术类一区,IF: 4.412)

5Hongfei Zheng, ZehuiChang, Zihang Zhe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verification of a multi-sleeve tubular still filled with different gas media[J]. Desalination, 2013, 331: 56-61. (SCITop期刊,工程技术类一区,IF:4.412)

6Huifang Kang,Yingjun Yang , Zehui Chang, et al. Performance of a two-stagemulti-effect desalination system based on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process [J]. Desalination, 2014. 344: 339-349. (SCI, Top期刊,工程技术类一区,IF:4.412)

7Zhengliang Li,Mingxian Chen, Husheng Meng, Zehui Chang. Study on a Mid-TemperatureTrough Solar Collector with Multisurface Concentration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hotoenergy, 2015, 207131. (SCI工程技术类三区,IF: 1. 226)

8常泽辉*, 于苗苗, 郑子行, .横管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产水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6, 37(2):505-510. (EI检索)

9常泽辉, 郑宏飞, 侯静,伍纲, 毛巨正. 两级多效太阳能增湿除湿苦咸水淡化装置的性能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1),27-33. (EI检索)

10于苗苗, 侯静,常泽辉*, 贾柠泽等. 设施农业用槽式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系统性能分析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6):188-192. (EI检索)

11侯静, 杨桔材,郑宏飞, 常泽辉*, . 聚光蒸发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系统水体光热性能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20):235-240. (EI检索)

12常泽辉, 郑宏飞, 侯静,何丰伯. 聚光直热太阳能海水淡化中水体消光性能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 35(5):839-843. (EI检索)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常泽辉, 于苗苗, 代志涛, 国玉冰. 基于聚光集热的太阳能杀虫灭菌装置. 2016. 08, 中国, ZL2015 1 0027440.0

2常泽辉, 郑宏飞, 康慧芳, 熊建银, 杨英俊. 具有自回热功能的多效竖管螺旋亲水透气蒸馏装置. 2014.12, 中国, ZL2013 1 0693514.5

3常泽辉, 郑宏飞, 陈志莉. 一种用于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亲水蒸发槽. 2013.02, 中国, ZL 2012 1 0072717.8

4郑宏飞, 常泽辉, 熊建银, 张海莹, 郑之行. 一种用于聚光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海水蒸发器. 2013.06, 中国, ZL2012 1 0181611.1

5郑宏飞, 常泽辉, 寿文杰, 康慧芳, 熊建银. 串列式多级等温加热多效回热加湿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机. 2014.12, 中国, ZL2013 1 0411226.6

6侯静, 常泽辉, 温雯, 郑宏飞. 一种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发电组件. 2015.03, 中国, ZL2012 1 0551213.4

7郑宏飞, 戴静, 常泽辉. 菲涅耳透射与反射复合聚光滚筒式太阳能高温集热器. 2014.02, 中国, ZL2012 1 0011550.4

参与专著

1郑宏飞,苏跃红. 太阳能应用中的热物理问题 [M]. 科学出版社, 2016.

5.科研项目

A.主持的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致蒸发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系统功能化水体热性能研究51666013),主持人,(进行中)

2】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聚光管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系统热物理问题研究MS20130704,主持人,(已结项,结题等级:优秀)

3】内蒙古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槽式太阳能聚光建筑采暖系统建造及性能测试”(GCZH201601),主持人,(进行中)

4】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多效管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系统热质传递机理研究”(ZD201507),主持人,(进行中)

5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聚光蒸发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系统水体光热作用机理研究”(201511),主持人,(进行中)

6】内蒙古工业大学浩帆热力有限公司联合基金项目“槽式太阳能聚光建筑采暖系统性能研究及优化”,主持人,(进行中)

B.参与的项目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材VOC始可散发浓度研究:微观机理、影响因素及测定”(51106011

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863计划)“太阳能土壤跨季度储热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2013AA102407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室内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微观散发机理及界面分配特性研究”(51476013

6.获得奖励

120167,“槽式太阳能聚光建筑采暖系统”获内蒙古工业大学“十二五”优秀科技成果奖(唯一完成人)。

2201612,获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320168月,指导本科生获得了荣威新能源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

420169月,指导本科生获得“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5201611月,指导研究生于苗苗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

6201511,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720146,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博士毕业生。

820137月,获全国新能源技术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7.联系方式

  1电子邮箱:changzehui@163.com

  2办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内蒙古工业大学能动学院(邮编:010051

  3联系电话:13674819788

上一条:导师简介-栗文义
下一条:导师简介-高志鹰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开发设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